日前,《环球时报》的前任总编辑胡锡进说,很多人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发声越来越小心了,或者干脆不发了。
按照公开的资料,胡锡进的祖籍是河南平顶山汝州人,和我还是同乡呢。当然,这是我的一厢情愿。人家才懒得理你呢。
同乡也好,异乡也罢。对于胡锡进这一次的说法,不少人还是认可的。甚至直言不讳地表示,老胡终于开始说人话了。
做了多年的报社总编辑,胡锡进的认知肯定没得说。对社会的动向,前进的方向,从来没有出过问题。这一点,很少人能做得到。
胡锡进在任时,断然不会说这样的话,他很清楚后果。现在呢,成为了报社的特约评论员,偶尔在要求内,说一下事实,倒真的不是毛病。
社交平台刚出现的时候,极度地火。每天人来人往,说啥的都有。我揭穿你的老底,你骂我祖宗,都很常见。
当然,这种现象是很不正常的,不可取。相关部门也拿出了许多办法,给予严格的治理。效果还是不错的。
可是,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现,不但没有人爱争吵,也很少有人爱说话了。
这个事,老百姓心里头门清,当官的更懂得。只是碍于各取所需的要求,没有人出面挑破。现在,胡锡进算是说出来了。
我干了坏事,欠着人家的钱,我明白。但是你不能说。你要多说了,那就按照寻衅滋事来收拾你。不服的话,有本事就去告。不信办不了你。
我生产的东西,解释权和制造权都在我这里,有问题,你也不许多说。说得太多,就是恶意诋毁我的商业荣誉。小样的,至少有一百种法子对付你。
我拿了别人的钱,但是却不办事,只知道吃喝玩乐。你同样不能说,你要是泄露了这个机密,可是天大的事。找个造谣的理由,抓了你。
我公然破坏营商环境,目的是为了多挣钱。但是,你不能去说。一旦说了,要么整治你,要么不搭理你。能咋地?
这样的事情,在现实生活中真的太多了,逐渐成为了习惯。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,想必大伙都懂得。
发现问题,不是拿出合理的办法积极解决,而是要把提出问题的人干掉。这样的场景太荒唐了。
老百姓可以选择不说话,但是内心绝对不傻。不关我的事,我就不问。等着事情轮到你我的头上,咱们再比划吧。
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可想而知。
胡锡进都表示,这是互联网时代公共信息领域的一个损失,它也让公共舆论的面貌变得不再完整,这不是一个开放社会所应有的群体性“噤声”。
多说话,闲扯淡,去关注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每一件事。这是老百姓的根本需求,如今看来,越行越远。
胡锡进这个人很怪。有人说他误国害民,有人说他假大空。有意思的是,胡锡进从来不生气,依旧玩得很洒脱。
没错,胡锡进吃喝玩乐都不愁,犯得着跟你们较这个劲。
不管怎么说,胡锡进这一次说的,是一个比较严重的事实,容不得任何人的轻视。这才是最重要的。(文/孙新合)
配资网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