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计时49天
2025(第十五届)高工锂电年会
暨十五周年庆典&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
主办单位:高工锂电、高工产研(GGII)
协办单位:卡洛维德
总冠名:海目星激光
年会特别赞助:大族锂电
专场冠名:英联复合集流体、逸飞激光、华视集团、欧科工业空调
金球奖全程特约赞助:思客琦
时间&地点:2025年11月18-20日 深圳前海华侨城JW万豪酒店
会议合作:陈女士 13560731836(微信同号)
高工锂电梳理,截至9月,锂电产业链涉及终止、暂停或延期的项目累计超过20个,投资总规模逾1100亿元。终止、调整的范围几乎覆盖了负极、电解液、正极、三元材料、隔膜、电池、储能乃至固态电池等各环节。
周期拐点上出现必然收缩。在快速膨胀的上行周期中,2025年“扩张与收缩并行”。
据高工产业研究院(GGII)统计,2025年1-8月,中国锂电产业链新签约、开工扩产项目达183个,总投资额约4000亿元,主攻高压实磷酸铁锂、高镍三元、固态等高端技术路线。
而与此同时,部分中低端产能却被迫按下暂停键,甚至彻底退出。一边是高端产能加速上马,一边是低端产能加速出清,行业进入残酷的结构性淘汰阶段。
从整体趋势看,至少有四个特征已经清晰:
第一,淘汰赛加速,低端产能出清。
前驱体、磷酸铁、电解液等此前同质化程度高的领域首当其冲。随着竞争加剧,行业在成本控制、市场订单乃至环保规范上的门槛整体抬升,落后项目难以为继,只能停建或退场。要想留下,唯有通过改造升级、寻找差异化竞争优势,才能抵御这一轮周期的筛选。
此外,随着磷酸铁锂技术影响力持续壮大,三元产能随终端需求节奏收缩产能。
第二,需求依旧高增,但增长红利不再平均分配。
储能与动力电池在2025年均保持强劲势头:储能系统已占全球电池出货的27%,在LFP环节占比超过40%;纯电动汽车单车带电量同比增长16.4%,带动需求弹性释放。
但能否真正抓住需求,取决于市场开拓和产品结构。具备规模化交付和成本优势的企业,订单饱满;而缺乏竞争力的企业,即便身处高景气赛道,也可能陷入产能闲置。
第三,技术迭代提速,资源向高端集中。
高压实磷酸铁锂、高镍三元、固态电池等方向已成为资本和产能扩张的主要目标。与之对应,中低端路线的投资热度骤降。企业不再一味追求规模,而是转向技术壁垒和产品升级,以避免价格战的泥沼。
但行业也存在固态电池的项目终止,也表明此类项目门槛高、周期长,成败在于能否解决产业化实质难题。
第四,海外扩张风险上升,跨国项目频现搁浅。
印尼、美国、韩国等地的项目频繁叫停,金额动辄数十亿乃至百亿美元。关税、补贴政策和本地化要求的不确定性,使得海外工厂的投资回报率急剧收窄。对于跨国布局而言,2025年已成为拐点,地缘政治风险被重新纳入投资决策核心,企业的国际化扩张趋于谨慎。
2025年锂电产业内主要的终止、调整动态:
负极
璞泰来项目:原计划建设年产10万吨高性能负极材料项目,于2025年1月宣布延期至2026年12月底。延期原因为行业供需错配、产品价格低迷及技术升级需求。
易成新能项目:原计划建设年产20万吨高性能负极材料项目(二期)及配套光伏项目,于2025年5月宣布终止,涉及终止投资资金23.05亿元。
电解液及上游材料
江苏国泰项目:原计划投资15.38亿元在宁德建设年产4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,于2025年8月宣布终止。项目尚未正式投入建设。
三美股份项目:原计划建设6.2万吨/年电解质及其配套工程项目,于2025年9月宣布延期至2027年6月。
磷酸铁锂正极材料
川金诺项目:原计划投资约4.55亿元建设“5万吨/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磷酸铁及配套60万吨/年硫磺制酸项目”和“广西川金诺新能源有限公司10万吨/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(一期工程)”,于2025年6月宣布终止,后续资金转投埃及项目。
中核钛白(维权)项目:原计划投资16.66亿元建设年产50万吨磷酸铁项目,于2025年6月宣布终止,剩余资金用于补充流动性。
龙佰集团:于2024年底透露已收缩关于磷酸铁、磷酸铁锂的后续投资。
万润新能项目:原计划投资50亿元在武汉建设锂离子电池、钠离子电池及固态电池研发与量产基地。
三元材料及前驱体领域
中伟股份项目:与POSCO Holdings合作的印尼镍精炼厂项目终止,原规划投资额为22亿元。
华友钴业项目:原计划扩建的10万吨三元前驱体项目于2025年6月宣布暂停,公司转向高镍产品线。
振华新材项目:原计划年产15万吨三元材料项目,延期至2026年投产。延期原因为下游动力电池需求增速放缓,产品价格跌破成本线。项目投资金额未披露。
容百科技项目:原超100万吨的三元正极材料产能规划于2025年8月宣布调减至60万吨。调整原因为行业产能利用率不足,技术迭代压力加剧。项目投资金额未披露。
格林美项目:原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的韩国浦项三元前驱体工厂,于2025年3月宣布暂停建设。暂停原因为地缘政治风险及欧洲市场需求疲软。
邦普循环项目:于2025年5月宣布关闭湖南基地年产3万吨低端三元材料产线,以聚焦高镍产品开发。关停原因为战略聚焦,项目投资金额未披露。
铝塑膜
恩捷股份项目:总投资16亿元的江苏睿捷铝塑膜产业化项目,于2025年9月宣布终止,该项目已完成62.6%的投资。终止原因为产业链价格下行压力大,技术壁垒高且回报周期长,继续投资可能面临亏损风险。
电池
LG新能源:于2025年宣布退出印度尼西亚一项价值84.5亿美元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项目。
万祥科技项目:9月26日公告,公司拟终止“新建微型锂离子电池及精密零部件生产项目”,并将剩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,原计划投资总额达10亿元。
欣旺达项目:原计划投资120亿元在珠海建设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,于2025年4月宣布终止。
国轩高科项目:原计划投资23.6亿美元(约合170亿人民币)在美国密歇根州建设电动汽车电池工厂,于2025年5月宣布暂停。暂停原因为地缘政治压力、美国电池补贴政策不确定性及海外市场需求疲软。
海四达项目:原计划投资102亿元建设30GWh钠离子及锂离子电池与系统生产基地,于2025年6月宣布终止。终止原因为储能市场竞争加剧及技术路线迭代风险。
固态电池
安孚科技项目:与合作伙伴开展的300MWh硫化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研发项目,于2025年6月宣布终止。终止原因为技术成熟度不足及产业化周期过长。项目投资金额未披露。
蠡湖股份项目:于2025年6月宣布以0元对价转让所持高能蠡湖45.45%股权,退出固态电池合作项目。退出原因为技术路线存在分歧及商业化前景不明。
配资网之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